發(fā)展趨勢/RFID
(1)發(fā)展智能安全技術
很多的技術規(guī)范目前已經開始出現,在電子標簽推廣應用中,RFID模塊電子標簽的安全問題集中在對個人用戶的隱私和企業(yè)用戶的商業(yè)秘密保護、防范對RFID模塊電子標簽系統(tǒng)的攻擊和應用RFID模塊電子標簽技術進行安全防范等多個方面。使用各種認證及加密的方法和途徑可確保RFID模塊電子標簽與讀寫器之間的數據安全,比如在讀寫器發(fā)送密碼來解鎖數據之前RFID模塊電子標簽的數據處于鎖定狀態(tài)。更嚴格的還可能是同時包括認證和加密方案。但是RFID模塊電子標簽的成本直接影響到其計算能力及采用算法的強度。在RFID模塊電子標簽系統(tǒng)中,可采用流密碼加密的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密。流密碼加密是指將明文信息逐位加密成密文的單鑰體制。采用硬件實現流密碼加密算法,偽噪聲編碼加密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偽噪聲編碼具有白噪聲信號的統(tǒng)計特性,故整個系統(tǒng)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且偽噪聲編碼的形成方式和結構多樣化、軟件化,可隨時變換密鑰。RFID模塊電子標簽采用許多的復雜而又有細微差別的安全技術是有相當難度的,但是解決公眾對隱私和安全性方面的疑慮是RFID模塊電子標簽生產商必須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在重要領域的RFID模塊電子標簽應用推廣中,RFID模塊電子標簽不僅需要有很高的加密等級技術,而且應用密碼方案能否自主掌握,將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2)發(fā)展超高頻低成本單品級技術
超高頻RFID模塊射頻識別技術因為其識別距離遠、識別速度快、有較強的防沖突能力而被主要用在物流和供應鏈管理上,并且得到了沃爾瑪、麥德隆和IBM 等國際大公司的大力推動,發(fā)展十分迅速。在通訊協(xié)議上,超高頻RFID模塊射頻識別技術目前發(fā)展主要為ISO/IEC18000-6C(EPCGen2),同時有部分ISO/IEC18000-6B 的應用。超高頻RFID模塊 射頻識別技術在電子標簽應用上還有許多技術難點尚待突破,這表現在:在讀取的準確度上,尤其是對靠近液體和金屬等特殊介質材料的超高頻RFID模塊電子標簽的讀取差錯率還比較高。另外,一次性讀取防沖突問題及在快速移動物體上的RFID模塊電子標簽讀取準確性問題,還沒有很好解決。超高頻電子標簽芯片的研究,降低芯片的成本、提高芯片的工作距離、提高芯片的識別效率和芯片的安全問題,是當前主要集中的熱點。超高頻RFID模塊電子標簽芯片由于其自身特點,更適合于作為簡單的低成本識別標簽使用,超高頻RFID模塊射頻識別系統(tǒng)目前還難以支持加密、解密等復雜的算法。所以國外目前在超高頻RFID射頻識別技術用于電子標簽實現與應用上比較偏重于可用于物流管理的低成本單品級產品的研制與優(yōu)化的解決方案的提出。
和傳統(tǒng)條形碼識別技術相比,RFID模塊有以下優(yōu)勢:
1.快速掃描條形碼一次只能有一個條形碼受到掃描; RFID模塊辨識器可同時辨識讀取數個 RFID標簽。
2.體積小型化、形狀多樣化RFID模塊在讀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與形狀限制,不需為了讀取精確度而配合紙張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質。此外, RFID模塊標簽更可往小型化與多樣形態(tài)發(fā)展,以應用于不同產品。
3.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傳統(tǒng)條形碼的載體是紙張,因此容易受到污染,但 RFID對水、油和化學藥品等物質具有很強抵抗性。此外,由于條形碼是附于塑料袋或外包裝紙箱上,所以特別容易受到折損; RFID卷標是將數據存在芯片中,因此可以免受污損。
4.可重復使用現今的條形碼印刷上去之后就無法更改, RFID模塊標簽則可以重復地新增、修改、刪除RFID卷標內儲存的數據,方便信息的更新。
5.穿透性和無屏障閱讀在被覆蓋的情況下, RFID能夠穿透紙張、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屬或非透明的材質,并能夠進行穿透性通信。而條形碼掃描機必須在近距離而且沒有物體阻擋的情況下,才可以辨讀條形碼。
6.數據的記憶容量大一維條形碼的容量是 50Bytes,二維條形碼最大的容量可儲存 2至 3000字符, RFID最大的容量則有數 MegaBytes。隨著記憶載體的發(fā)展,數據容量也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未來物品所需攜帶的資料量會越來越大,對卷標所能擴充容量的需求也相應增加。
7.安全性由于 RFID承載的是電子式信息,其數據內容可經由密碼保護,使其內容不易被偽造及變造。
近年來, RFID模塊因其所具備的遠距離讀取、高儲存量等特性而備受矚目。它不僅可以幫助一個企業(yè)大幅提高貨物、信息管理的效率,還可以讓銷售企業(yè)和制造企業(yè)互聯,從而更加準確地接收反饋信息,控制需求信息,優(yōu)化整個供應鏈。